Bybit 上线美股交易惹争议,一文厘清“币所卖股”背后合规问题
争议二:并非买入实股,而是通过 CFD 进行交易服务
Bybit 推出的这项股票交易功能,主要是通过其 MT5 平台来为用户提供股票差价合约(CFD)交易服务。具体工作原理是:用户在 Bybit 平台内创建一个 MT5 子账户,用 USDT 为该账户注资,再在系统中以差价合约形式“交易”股票。实际上用户并不获得这些股票的所有权,也不会拥有任何股东权利。在某种程度上更像用户对价格涨跌进行下注,由平台或其合作的做市商来承担流动性角色。(经查 Bybit 官网公告,暂无明确说明由哪家做市商提供交易深度)
而关于 CFD,本质是一种衍生交易工具,全称为 Contract for Difference,即“差价合约”,允许用户基于资产价格变动进行交易,且无需持有该资产本身,这种机制在传统金融中较为常见,不过采用该机制的前提是平台必须持有相关衍生品交易牌照。
据公开信息,Bybit 目前已取得包括迪拜 VARA、塞浦路斯 CySEC、格鲁吉亚 VASP 牌照,此外,还获得哈萨克斯坦 AFSA 和阿联酋 SCA 的预批准许可,且正在法国推进 MiCA 相关申请,但已获牌照主要覆盖加密资产和差价合约领域,尚不构成对美国证券市场的合法准入。
对此,北京策略律师事务所数字经济专委会主任、合伙人律师郭亚涛律师告诉 ChainCatcher,美国现行的监管体系本身就是针对传统证券交易产品和模式设计,难以完全有效覆盖包括稳定币结算、差价合约(CFD)结构在内的新型金融产品与交易机制。在法律适用标准尚未更新的前提下,此类业务难以达到监管层面的要求,必然面临不合规的境地。
而目前,Bybit 官方公告中暂未显示关于负责承接 Bybit 股票交易业务的三方资管机构,以及具体清算路径说明等信息。
而作为平台方,公开更为清晰明确的产品机制是让用户安心的重要举措,因此 ChainCatcher 将持续关注 Bybit 后续官方公告等信息,为正在关注该产品的投资者补充相关信息。
关于加密公司涉足美股相关业务,合规仍是巨大挑战
当然,Bybit 并非个例,加密原生公司涉足传统股票、债券市场均面临合规上的挑战。
目前,加密交易所涉足传统证券市场的主流产品机制,通常并非实股持仓,而是通过前文提及的差价合约(CFD)、价格跟踪衍生品或股票代币等方式实现价格映射。
在实际操作中,不同平台根据各自的监管定位与业务模式,构建了不同的产品路径与合规策略。
比如,Robinhood,其主要依托美国本土监管体系运行,股票和 ETF 业务受 SEC 与 FINRA 监管,加密业务也取得纽约州虚拟货币牌照,其“零佣金 合规清算”的模式深受年轻用户欢迎。
而eToro 则以法币或加密货币形式支持用户投资美股、ETF、外汇等资产,且在多个司法辖区持有监管牌照,股票交易采用真实股票与差价合约(CFD)并存的模式。Bitpanda 就是通过所谓“Bitpanda Stocks”服务,为用户提供基于衍生协议的碎股交易,背后依托做市商机制进行流动性支持,且有明确标注用户并非实际持有股票,而是在参与价格追踪型金融合约。
下图则为支持美股交易的加密平台机制对比: